Xi'an Yizhu Industrialization Technology Co., Ltd.
2021-07-02 來源:西安易筑機電工業化科技有限公司
BIM+建造=智造
裝配式的發展歷史以及國家政策:
20世紀50年代,歐洲由于受到“二戰”的嚴重創傷,對住宅的需求非常大。為了解決這一房荒問題,一些國家開始使用工業化方式建造了大量住宅,形成了一批完整的、標準的、系列化的住宅體系,并延續至今。
輕鋼結構是裝配式住宅所采用的基本模式,其中單元式建筑得到了較快的發展。但我們應該認識到輕鋼結構本身只是裝配式住宅中的一個骨架,輕鋼結構本身并不新奇,新奇的是由于制造業思想的引進,使住宅建造過程發生了變化。
1958年8月《裝配式標準構建的設計》由建筑工程出版社出版,標志著我國裝配式技術在建筑領域開 1979年4月《裝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設計和施工規程》JGJ1—91的制定,標志著我國裝配式技術應用于居住性建筑已經實現標準化。
1983年6月《裝配式建筑設計》的出現,標志著我國裝配式技術進入一個新的階段。
2016年2月6日,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,按照“適用、經濟、綠色、美觀”的建筑方針,突出建筑使用功能以及節能、節水、節地、節材和環保,防止片面追求建筑外觀形象。
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,減少建筑垃圾和揚塵污染,縮短建造工期,提升工程質量。制定裝配式建筑設計、施工和驗收規范。完善部品部件標準,實現建筑部品部件工廠化生產。鼓勵建筑企業裝配式施工,現場裝配。建設國家級裝配式建筑生產基地。加大政策支持力度,力爭用10年左右時間,使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達到30%。積極穩妥推廣鋼結構建筑。
2016年3月5日,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,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政府工作報告,明確提出要積極推廣綠色建筑和建材,大力發展鋼結構和裝配式建筑,提高建筑工程標準和質量。
裝配式機房是裝配式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,其技術更是數字化建造技術中的不可或缺的,通過采用“基于BIM的機電工程數字化建造技術”,將BIM技術與數字化建造技術相結合,創建共享數字化建造數據庫,生成預制加工數據,導入基地數字化 加工設備,進行自動化生產,預制加工成品運輸至施工現場進行快速裝配。
· 什么是裝配式機房技術?
裝配式機房技術是數字化建造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,通過采用“基于BIM的機電工程數字化建造技術”,將BIM技術與數字化建造技術相結合,創建共享數字化建造數據庫,生成預制加工數據,導入基地數字化加工設備,進行自動化生產,預制加工成品運輸至施工現場進行快速裝配。
建造過程中采用什么管理體系?
執行“1234管理體系”:“一”套數據、“二”組模型、“三”種圖紙、“四”類精度。所有生產管理信息基于BIM集成管理平臺進行流轉和管理,提高施工質量和管理水平。
裝配式機房施工的優勢?
1、縮短工期,提升工程效益。裝配式機房預計可節約工期30%
2、標準化建造,管道安裝整齊精細。提升安裝精度,避免人工導致的返工,減少物料浪費。
3、綠色施工,機房干凈整潔。大大減少、煙塵、施工垃圾等產生的不利影響。
裝配式機房建造過程
圖紙加工
下一篇: 全方位了解這些“手段”,讓你更“高明”